1 案例说明 本案例用于演示如何采用FssiCAS进行基坑开挖、降水和支护过程模拟,并获取位移、应力、渗流等计算分布图。计算模型示意图如图1-1所示,结构物示意图如图1-2所示。土体尺寸150m(长)× 50m(深)× 5m(宽),基坑尺寸深度50m(宽)× 10m(深)× 5m(宽)。土体水位位于土层1下底面,设置结构物如下: (1)止水帷幕:三轴搅拌桩形成的止水墙,厚度650mm,长度L=19m,桩身采用PO42.5级水泥,弹性模量为3e10 Pa,泊松比0.3; (2)支护桩:灌注桩φ800mm,长度L=25m,中心距1100mm,桩身采用C30混凝土,弹性模量为3e10 Pa,泊松比0.25; (3)降水井点:采用逐层开挖降水进行,分三层开挖,开挖深度分别为:3m、6m、10m。 土层地质情况及计算参数如表1-1所示,工况设置如表1-2所示。 图1-1 计算模型示意图 图1-2 结构物示意图 表1-1 土层地质情况及计算参数 注:带*为经验值
表1-2 工况设置信息表
2 Abaqus模型构建和网格划分 在Abqus软件中依次进行:创建模型-指派材料-细致分区-网格划分-网格检查-导出模型网格-导出参考线,示意图如下图2-1至图2-7所示。其中网格检查未发现错误,网格单元总数为192900。 图2-1 利用Abqus创建模型 图2-2 为模型指派材料 图2-3 对模型进行细致分区,以便划分网格 图2-4 为模型划分网格 图2-5 检查网格质量 图2-6 导出模型网格的文件格式(.inp) 图2-7 导出参考线的文件格式(.igs)
3 FssiCAS 图形界面操作——前处理 3.1新建工程文件 在FssiCAS中新建并保存工程文件。 图3-1 新建并保存工程文件
3.2导入模型网格和背景线 在Load Mesh中选择Abqus,在弹出的文件选择对话框中选择Abqus输出的网格文件(.inp),双击或点击打开按钮。 图3-2 导入模型网格文件(.inp) 导入网格文件后,为了方便对数值模型添加边界条件,从LoadBackground导入背景线文件。 图3-3 导入背景线文件(*.igs)
3.3 几何模型的展示 图3-4(a) 模型正视图 图3-4(b) 模型整体图 图3-5 支护桩与止水帷幕细节图(1) 图3-6 支护桩与止水帷幕细节图(2) 图3-7 支护桩与止水帷幕细节图(3)
3.4 添加边界条件 本案例需要在土体的底部边界上施加 X 、 Y 与Z方向的约束,在土体的左右两侧边界上施加 X、Y方向的约束。 图3-8 底部边界 X、Y、Z 方向位移固定 图3-9 左侧边界 X、Y方向位移固定 图3-10 右侧边界 X、Y方向位移固定
3.5 设置水动力边界条件 计算模型中设置水动力边界参数如图3-11所示,Step 1 和 Step 2 不施加波浪力,因此不设置波浪高度。在左右两侧边界设置水动力边界,如图 3-12、3-13所示。 图3-11 设置水动力边界参数 图3-12 设置左侧水动力边界 图3-13 设置右侧水动力边界
3.6 Step 1 设置:原始状态,不开挖 3.6.1 设置重力加速度 点击 FssiCAS—Preprocess—Load—Filed Quantity—Uniform Field,为整个案例施加重力载荷。即加速度场的 X 、Y方向为 0 m/s2,Z 方向为 -9.806 m/s2,如图 3-14所示。Step 2-7的重力场在新建时间步时后自动复制当前时间步的设置,因此后续时间步不再重复施加加速度场。 图3-14 设置动力加速度
3.6.2 设置材料参数与本构模型 模型共包含五种材料,分别是桩、止水墙和三层不同参数土层,其中开挖区域为了区分开,选用的材料名称不同,均采用弹性材料。通过点击 FssiCAS—Preprocess—Materia设置材料参数。各材料参数设置如图3-15至3-22所示。 图3-15 设置桩材料参数 图3-16 设置止水帷幕材料参数 图3-17 设置土层1参数 图3-18 设置土层2材料参数 图3-19 设置土层3材料参数 图3-20 设置开挖层1材料参数 图3-21 设置开挖层2材料参数 图3-22 设置开挖层3材料参数
3.6.3 设置求解器类型 点击 FssiCAS—Preprocess—Solver—Solver Type,在弹出对话框中设置求解器类型,Step 1 的求解器类型及其参数设置如图 3-23所示。 图3-23 求解器设置
3.6.4 设置时间步 通过点击 FssiCAS—Preprocess—Solver—Time Step 设置时间步。具体设置如图3-24所示。 图3-24 时间步设置
3.6.5设置初始条件 点击 FssiCAS—Preprocess—Initial State,设置初始条件,点击 OK,完成初始状态设置,如图3-25所示。 图3-25 初始条件设置
3.7 Step 2 设置:第1次基坑开挖 Step 1 设置完毕后,添加 Step 2,Step 2 会自动复制 Step 1 的所有设置,点击按键选择 Step 2 进入 Step 2 设置界面。本小节只展示 Step 2与 Step 1 不同的设置,其他设置及步骤同Step 1。 3.7.1 设置开挖区域 在Step 2中,点击前处理界面中工具条2的 按钮,点击出现在树状菜单栏中的 Excavation and Build,在弹出的窗口中点击 Create,然后选择设置第1次开挖区域,如图 3-26所示,第1次开挖后示意图如图3-27所示。 图 3-26 选择将kaiwa1 对应的区域设置为开挖区域 图 3-27 第1次开挖后示意图
3.7.2 设置边界条件 基坑底部需施加孔隙压力,与外界空气连通,如图3-28所示。首先点击伸缩区中 Fluid Mesh进入流体节点界面,选择隐藏开挖地基,选中基坑底部边界添加 Pore Pressure。 图3-28 孔压施加
3.8 Step 3设置:第1次井点降水 本小节只展示 Step 3与 Step 2 不同的设置,其他设置及步骤同Step 2。 3.8.1设置井点降水 点击伸缩区 Fluid Mesh,进入流体网格界面。选中第1次开挖基坑内降水井上的点,施加流量 Flux,如图3-29所示。 图3-29 流量施加
3.9 Step 4设置:第2次基坑开挖 本小节只展示 Step 4与 Step 3 不同的设置,其他设置及步骤同Step 3。 3.9.1 设置开挖区域 设置第2次开挖区域,如图 3-30所示,第2次开挖后示意图如图3-31所示。 图3-30 地基开挖 图3-31 第2次开挖后示意图
3.9.2 设置边界条件 基坑底部需施加孔隙压力,与外界空气连通,如图3-32所示。 图3-32 孔压施加
3.10 Step 5设置:第2次井点降水 本小节只展示 Step 5与 Step 4 不同的设置,其他设置及步骤同Step 4。 3.10.1设置井点降水 点击伸缩区 Fluid Mesh,进入流体网格界面。选中第2次开挖基坑内降水井上的点,施加流量 Flux,如图3-33所示。 图3-33 流量施加
3.11 Step 6设置:第3次基坑开挖 本小节只展示 Step 6与 Step 5 不同的设置,其他设置及步骤同Step 5。 3.11.1 设置开挖区域 设置第3次开挖区域,如图 3-34所示,第3次开挖后示意图如图3-35所示。 图3-34 地基开挖 图3-35 第3次开挖后示意图 3.11.2 设置边界条件 基坑底部需施加孔隙压力,与外界空气连通,如图3-36所示。 图3-36 孔压施加
3.12 Step 7设置:第3次井点降水 本小节只展示 Step 7与 Step 6 不同的设置,其他设置及步骤同Step 6。 3.12.1设置井点降水 点击伸缩区 Fluid Mesh,进入流体网格界面。选中第3次开挖基坑内降水井上的点,施加流量 Flux,如图3-37所示。 图3-37 流量施加
3.13 计算并保存 点击树状菜单栏内的 Computation-FSSI-W,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 All Step 进行计算。点击OK 后,软件会提示将结果文件以及条件设置进行保存,选择一个文件夹进行保存后,计算即可进行。 图 3-38 数值计算完成界面
4 FssiCAS 图形界面操作——后处理 用户点击树状菜单栏上的 Results,即可进入后处理界面。 4.1 加载文件 点击在后处理界面上 Results 树状菜单栏中的 Open Results File,在弹出的窗口中点击 Soil Result Files Director—Load Files,选择需要处理的结果文件夹,进入后处理阶段,如图4-1所示。 图 4-1 加载结果文件
4.2 绘制分布图 点击 FssiCAS—Postprocess—Distribution—Solid & Structures,绘制位移、孔压、渗流、应力计算分布图。各阶段的分布图如下。 4.2.1 step1(初始状态) 图 4-2 step1(初始状态)X方向位移分布图 图 4-3 step1(初始状态)Z方向位移分布图 图 4-4 step1(初始状态)孔压分布图 图 4-5 step1(初始状态)X方向应变分布图 图 4-6 step1(初始状态)Z方向应变分布图 Step1 分布图分析: (1)X方向位移 (图4-2):初始状态下,X方向位移接近零,土体未受任何外部荷载,因此不应发生显著位移。 (2)Z方向位移 (图4-3):重力作用下,土体会有微小的沉降,但整体应稳定,没有显著位移。 (3)孔压 (图4-4):初始孔压应与地下水位高度一致。孔压主要集中在地下水位以下区域,较高的孔压分布在下部土层。 (4)X方向应变 (图4-5):初始状态下,X方向应变应较小,主要由于重力引起的土体内应力。 (5)Z方向应变 (图4-6):Z方向应变应反映出重力引起的沉降效应,除支护桩和止水帷幕部分不受影响,其他部分整体应变较小且均匀分布。
4.2.2 step2(第1次开挖) 图 4-7 step2(第1次开挖)X方向位移分布图 图 4-8 step2(第1次开挖)Z方向位移分布图 图 4-9 step2(第1次开挖)孔压分布图 图 4-10 step2(第1次开挖)X方向应变分布图 图 4-11 step2(第1次开挖)Z方向应变分布图 Step2 分布图分析: (1)X方向位移 (图4-7):基坑开挖导致桩周围土体向开挖区域移动,桩附近会有显著水平位移。位移集中在基坑周围,逐渐向外减小。 (2)Z方向位移 (图4-8):垂直位移主要集中在基坑底部及其周围,桩周围土体下沉。 (3)孔压 (图4-9):开挖导致孔压降低,特别是在基坑底部,与外界空气连通,孔压显著降低。 (4)X方向应变 (图4-10):X方向应变集中在开挖区域及其周围,反映出土体受拉应力,开挖区域应变较大。 (5)Z方向应变 (图4-11):Z方向基坑底部应变方向向上,坑底有向上拱起的趋势,随着深度增加,应变方向向下发展,并呈现增大趋势。
4.2.3 step3(第1次降水) 图 4-12 step3(第1次降水)X方向位移分布图 图 4-13 step3(第1次降水)Z方向位移分布图 图 4-14 step3(第1次降水)孔压分布图 图 4-15 step3(第1次降水)渗流速度矢量图 图 4-16 step3(第1次降水)渗流速度矢量图局部放大 (注:图中蓝色部分因与流速矢量颜色相同会遮挡部分矢量箭头,流速矢量实际上是呈对称分布的,下文中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同此) 图 4-17 step3(第1次降水)X方向应变分布图 图 4-18 step3(第1次降水)Z方向应变分布图 Step3 分布图分析: (1)X方向位移 (图4-12):降水引起的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周围土体位移有所变化,特别是在降水井点及桩底附近,水平位移增加。 (2)Z方向位移 (图4-13):垂直位移随地下水位下降而增加,土体进一步沉降。 (3)孔压 (图4-14):降水井点附近孔压显著降低,反映出降水的影响。孔压分布图显示降水点的有效影响范围。 (4)渗流速度 (图4-15, 图4-16):渗流速度矢量指向降水井点,显示水流方向和速度。降水过程中,水流加速向井点集中。 (5)X方向应变 (图4-17):降水导致土体应力重分布,出现新的应变集中区。X方向应变增加,特别是在降水井点附近。 (6)Z方向应变 (图4-18):垂直应变随土体沉降而减少,降水引起的土体收缩导致应变减少。
4.2.4 step4(第2次开挖) 图 4-19 step4(第2次开挖)X方向位移分布图 图 4-20 step4(第2次开挖)Z方向位移分布图 图 4-21 step4(第2次开挖)孔压分布图 图 4-22 step4(第2次开挖)X方向应变分布图 图 4-23 step4(第2次开挖)Z方向应变分布图 Step4 分布图分析: (1)X方向位移 (图4-19):新的开挖区域会出现新的位移集中区,基坑底部周围土体向内移动,桩因受开挖影响向两侧倾斜,水平位移增加。 (2)Z方向位移 (图4-20):垂直位移随地下水位下降而增加,土体进一步沉降。 (3)孔压 (图4-21):展示了新的基坑开挖对地下水位的影响,降水井点附近孔压显著降低,反映出降水的影响。孔压分布图显示降水点的有效影响范围。 (4)X方向应变 (图4-22):新的开挖区域应变集中,土体应力重新分布,X方向应变增加。 (5)Z方向应变 (图4-23):垂直应变随土体沉降而减少,降水引起的原受地下水影响部分的土体收缩导致应变减少。
4.2.5 step5(第2次降水) 图 4-24 step5(第2次降水)X方向位移分布图 图 4-25 step5(第2次降水)Z方向位移分布图 图 4-26 step5(第2次降水)孔压分布图 图 4-27 step5(第2次降水)渗流速度矢量图局部放大 图 4-28 step5(第2次降水)渗流速度矢量图局部放大 图 4-29 step5(第2次降水)X方向应变分布图 图 4-30 step5(第2次降水)Z方向应变分布图 Step5 分布图分析: (1)X方向位移 (图4-24):降水引起的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周围土体位移有所变化,特别是在降水井点及桩底附近,水平位移增加。 (2)Z方向位移 (图4-25):垂直位移随地下水位下降而增加,土体进一步沉降。同时,当进行降水时,地下水位迅速下降,基坑底部的孔隙水压力减少,因为降水深度的增加,地下水的反作用力减小,而地层的浮力会导致基坑底部土体上拱。这种现象常称为“底部隆起”或“浮土”。 (3)孔压 (图4-26):孔压在降水井点附近显著降低,这一变化导致基坑底部土体浮力增加,从而出现拱起现象。孔压分布图显示降水点的有效影响范围。 (4)渗流速度 (图4-27, 图4-28):渗流速度矢量指向降水井点,显示水流方向和速度。降水过程中,水流加速向井点集中。 (5)X方向应变 (图4-29):降水导致土体应力重分布,出现新的应变集中区。X方向应变增加,特别是在降水井点附近。 (6)Z方向应变 (图4-30):垂直应变随土体沉降而减少,降水引起的土体收缩导致应变减少。垂直应变图显示了土体在基坑底部的反弹效应和应力重分布。这些变化与基坑底部拱起现象一致。
4.2.6 step6(第3次开挖) 图 4-31 step6(第3次开挖)X方向位移分布图 图 4-32 step6(第3次开挖)Z方向位移分布图 图 4-33 step6(第3次开挖)孔压分布图 图 4-34 step6(第3次开挖)X方向应变分布图 图 4-35 step6(第3次开挖)Z方向应变分布图 Step6 分布图分析: (1)X方向位移 (图4-31):新的开挖区域出现新的位移集中区,水平位移增加,基坑底部周围土体向内移动,桩底位移向外移动。 (2)Z方向位移 (图4-32):受step5降水的影响,地层的浮力仍会导致基坑底部土体上拱,使得基坑底部出现“浮土”现象。 (3)孔压 (图4-33):孔压在降水井点附近显著降低,这一变化导致基坑底部土体浮力增加,从而出现拱起现象。孔压分布图显示降水点的有效影响范围。 (5)X方向应变 (图4-34):新的开挖区域应变集中,土体应力重新分布,X方向应变增加。 (6)Z方向应变 (图4-35):土体在基坑底部的反弹效应和应力重分布。这些变化与基坑底部拱起现象一致。
4.2.7 step7(第3次降水) 图 4-36 step7(第3次降水)X方向位移分布图 图 4-37 step7(第3次降水)Z方向位移分布 图 4-38 step7(第3次降水)孔压分布图 图 4-39 step7(第3次降水)渗流速度矢量图 图 4-40 step7(第3次降水)渗流速度矢量图局部放大 图 4-41 step7(第3次降水)X方向应变分布图 图 4-42 step7(第3次降水)Z方向应变分布图 Step7 分布图分析: (1)X方向位移 (图4-36):降水引起的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周围土体位移有所变化,特别是在降水井点及桩底附近,此时桩因承受开挖带来的侧土压力,倾斜趋势增加,桩底水平位移向基坑外侧增加。 (2)Z方向位移 (图4-37):基坑底部的拱起现象在Z方向位移图中再次明显。这种拱起现象与前几次降水后的变化类似。降水时,地下水位迅速下降,基坑底部的孔隙水压力减少,因为降水深度的增加,地下水的反作用力减小,而地层的浮力导致基坑底部土体上,出现“浮土”现象。 (3)孔压 (图4-38):孔压在降水井点附近再次显著降低,这一变化导致基坑底部土体浮力增加,从而出现拱起现象。与Step 5相比,孔压进一步降低,表明降水的影响更大。孔压分布图显示降水点的有效影响范围。 (4)渗流速度 (图4-39, 图4-40):渗流速度矢量显示水流向井点集中,水流加速,进一步表明降水的强烈影响。 (5)X方向应变 (图4-41):降水导致土体应力重分布,出现新的应变集中区。X方向应变增加,特别是在降水井点附近。 (6)Z方向应变 (图4-42):垂直应变图显示了土体在基坑底部的反弹效应和应力重分布。这些变化与基坑底部拱起现象一致。降水引起的应力变化在基坑底部表现为明显的反弹效应。